- Airpods 社交;
- 需要强运营;
- 疫情导致的压抑和交流欲望是个契机;
- 资本刷出来以及资本需要;
- 与其说是需要kol不如说是需要“观点”;
- 观点必须是有争议的,其乐融融的那些很快就散了;
- qq以前就有这个功能有人知道么?斗鱼、soul好像都有;
- 不是“适合”微博去“copy”,而是微博应该生个这样的孩子;
- 广义的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,知识和观点不能长期维持“精英话题”就会淡出,比如知乎,希望别走到那一步;
- 简单的确是个最大的优点,但简单不等于普世。
[……]
你对自由的理解是什么?说“不”的能力。
[……]
找不到自己的時候,那就讀書吧。隨便讀哪一本,很快你就回來了,閱讀的意義是讓你有親歷者和旁觀者的雙重體驗,強烈的對比有助於幫你找到自己。
而其實書並沒有好壞之分,讀哪本都會有收穫。就好比武俠小說裡的武功秘笈,武功本沒有好壞,成就最後只和習武之人以及是否極致沈浸有關。
讀書也好,尋找也好,畢竟說到底都是最後的大徹大悟。無論最後你是郭大俠,還是「老衲謝遜,抑或是掃地僧,甚至迷之癡情的阿紫,都是一種選擇,這個選擇,其實也就是找回自己。
抱歉,扯遠了,很多東西其實在童年的你的時候就固化了,此刻的尋找只是為了找回你最純真的樣子。那時的你,無所畏懼,不斷摸索,不斷開門,從爬行到直立行走…..而現在的你是個什麼猙獰但惶恐的樣子呢?這也許就是靜下心想尋找的東西吧。如托馬斯·特朗斯特羅默所說:「人生就像彗星一樣,頭部密集,尾部散漫。最集中的頭部是童年時期。」所以,此刻的閱讀,真的是為了收斂我現在潦草的散漫吧。
所以買了很多書,所以一直在買書以及閱讀。不挑,但也有例外——容我囉嗦一句——學校發的教科書除外,那算是工具書,很像儲物間不常用但又不能扔的工具。也許也不算例外吧。
[……]